本文轉載自2010年1、2月《MUZIK古典樂刊》合刊號


文/須文蔚

知名的文化理論大師薩依德(Edward W. Said)是個樂迷,更是傑出的樂評家,他和巴倫波因(Daniel Barenboim)的對談《並行與弔詭》(Parallels and Paradoxes:Explorations in Music and Society)一書,在2002年出版,中文版由吳家恆翻譯,於2006年在台灣發行後,深受本地的樂迷重視,網路上的討論與心得交換也很熱絡。《音樂的極境》一書,則是薩依德個人樂評的合輯,在大師逝世後,從報刊雜誌中輯錄而成,揭示出他對音樂與政治、文化、表演的幽微聯繫,比《並行與弔詭》更為深刻,相信會帶給讀者極大的震撼。

大師的遺孀瑪麗安.薩依德為本書寫下非常動人的序言,詮釋出音樂之於大師的私密觀點,增添了本書的溫度。在瑪麗安.薩依德的筆下,古典音樂和大師的童年生活息息相關,也和他的生活緊密不可分,他工作時聽音樂,休息或需要鬆弛身心時彈鋼琴,休閒閱讀時,手不釋卷的也是音樂書籍與雜誌。這也不難解釋,何以作為一位傑出的文學評論與文化研究者,古典音樂經常成為他論述中的例證,更是他的鄉愁。文中提到了幾個故事,都和死神的迫近有關,像是薩依德的兒子發生重大的事故,母親罹癌要動手術,他都以聽音樂來對應,他把自己淹沒在華格納《尼貝龍根的指環》的宏大華麗中,用音符對抗失去親人的恐懼。在母親過世後,他以《音樂的闡釋》一書,題獻給母親,用以懷想童年與母愛。就在1992年後,大師確診罹患血癌,就在化療期間,他也沒錯過海力克(Christopher Herrick)的十四場巴赫管風琴作品演奏會。他把診療的日期排開,讓巴赫陪伴他與死神打交道。這不禁讓我想起張潮在《幽夢影》裡的一段話:「情必近於癡而始真;才必兼乎趣而始化。」《音樂的極限》一書正是樂癡薩依德至情與熱情的書寫,更表現出他高度音樂與文化理論才華,以「出神入化」來形容這本評論,應當不至於誇大。

《音樂的極限》這是一本主題遼闊的評論集,在作曲家的評述上,他從巴赫、莫札特、貝多芬、理查史特勞斯、華格納、威爾第、亨德密特到布列茲;他更對指揮家與音樂家品頭論足,無論是托斯卡尼尼、柴利畢達克、布蘭德爾到巴倫波因等人,都經過他嚴苛的褒貶。

有趣的是,他特別關注鋼琴家顧爾德,專篇文字計有〈顧爾德的對位法慧見〉、〈顧爾德在大都會〉、〈《顧爾德的三十二個極短篇》〉、〈那張椅子裡的顧爾德(評歐斯華《顧爾德和天才的悲劇》)〉、〈顧爾德,作為知識分子的炫技家〉等五篇,還有更多的顧爾德閃現在書中不同的篇幅。瑪麗安.薩依德指出:

1982年顧爾德(Glenn Gould)去世,促使愛德華認真為文談音樂。顧爾德英年早逝而結束一位鋼琴奇才的輝煌生涯,愛德華深有所悟而不得已於言,於是深入探索顧爾德的生平音樂成就。他盡情聆聽他拿得到的每一件顧爾德錄音,閱讀所有關於顧爾德的文字,以及顧爾德自己的文章。他看所有關於顧爾德的影片。顧爾德變成愛德華的執念,他放不開他所愛的這位天才。

薩依德扎實而細膩地欣賞與批閱了顧爾德的演奏會、錄音、錄影、傳記中,再分別從樂理、音樂史、心理學、文化理論等層面討論這位炫技的鋼琴家,何以如以特意獨行,何以常駐在世人的心中?他發現,在炫技的同時,顧爾德用知性與作曲家對話,找出自己的方式詮釋,發揮創意,重新詮釋,每一場演奏都成為一個針對速度、音質、節奏、色彩、音調、樂句、聲部導進、抑揚頓挫等藝術表現,進行不同以往的表現,不斷提高演奏的精神層次。喜愛顧爾德樂迷,一定會從薩依德的啟發中,發現更多過去沒有聆聽到的細節,更進入演奏家的靈魂世界。

《音樂的極限》更展現出薩依德深厚的社會、政治與文化關懷,特別在古典音樂日趨遠離市民大眾生活的時代,音樂教育更走向專業化,音樂表現的技巧幾乎成為音樂評論的焦點,薩依德希望透過他的樂評,提醒樂壇注意:熱鬧的音樂節忽略了當代音樂家作品,演奏的美學層次愈來愈小,已經成為消費的場合;指揮大師、演奏家與聲樂家在音樂商品化的社會中,演出內容不斷萎縮,卻在廣告的宣傳與粉飾下成為一則又一則的傳奇故事。對薩依德而言,和文學批評或藝術評論相較,音樂評論過去不太重視社會脈絡,他希望從更細微的社會、文化面深入音樂表演、錄音與發行的整體文化現象中,這是他這一系列批評知識論上,有別於一般音樂評論之處。甚至到了2000年以後,他更把關注的焦點放在國際樂壇,他聲援巴倫波因在以色列的演出計畫,反對保守勢力以曾遭到納粹政治迫害為由,禁止華格納曲目的公開表演。

薩依德晚年受到病痛的困擾,他曾慨嘆時間是他最大、最忠實的敵人,而他也更敏銳地感受到音樂家到中年、晚年的表現,會因為精力的衰退、思想的轉變乃至於技藝的變化,而有與青年時期大相逕庭的表現。在這本書中,薩依德幽默地說:「只要是實際活過中年的人,都是值得歡呼的事少,需要思考的事多──例如,再尋出路,調整逐漸不聽使喚的體力元氣,以便適應新的現實,從過去學取教訓,不要重蹈覆轍或背叛過去。」他在1980年代,充滿機鋒地論及波里尼、布蘭德爾、阿胥肯納吉等人的表現,狠狠地提出了他們的徬徨與缺點,讓讀者讀來莞爾。至於在晚年風格的分析上,他綜合了阿多諾《貝多芬:音樂哲學》以及所羅門的《晚期貝多芬》兩書的觀念,提出藝術家以晚期作品挑戰當代美學和社會觀點,成為一個時代的先行者,因而成為「不合時宜的沈思」(Untimely Meditaions)。

薩依德博學多聞,精彩的文學、社會、歷史、哲學的知識與典故,佐以他精彩的文筆,使本書處處閃現出格言警語,使音樂評論讀來有著雜文的鋒利,又夾雜著小品文的靈性,更有令人讚嘆與深刻的樂理分析,如是的樂評能以中文面世,確實是台灣讀者的福份,也是2010新年開春,筆者誠摯推薦的經典好書。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太陽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