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III. 政府控制企業的過程與結果


小說裡的發動機、油田、銅礦、合金、鐵路運輸、金融等產業先後遭到不同程度的政府控制,其過程大致如下:

 

1. 掠奪者散播利他思想,在社會形成「自利是不道德」的氛圍;

2. 利他氛圍鬆動部分企業家追逐利潤的意志,迷惑他們接納利他導向的投資計畫;

3. 掠奪者取得公會(例如國家鐵路聯盟)領導權,以公益為名提出違反競爭原則的建議案;

4. 掠奪者利用社會運動方式把建議案塑造成社會正義;

5. 立場懦弱的議員轉向掠奪者,讓議會在多數決下通過建議案;

6. 接二連三的社會正義法案,逐步強化政府對產業的控制,甚至國家化。

 

由於蘭德書寫的對象是生活在自由市場和政治民主下的美國人民,因此,她警告他們:人民長期的縱容會導致政府以暴力威脅人民(如X計畫)。在這之前,人民必須在上述程序的每一個關鍵點遏止政府權力的擴大。在這千頁的小說裡,她利用不同產業被國有化的過程指出人民失守的主要原因:喪失了維護個人生產報酬的道德和勇氣。

 

小說的故事從艾迪走進塔格特大樓開始。「他就感到輕鬆和安全,這是個充滿競爭和力量的地方。……塔格特泛陸運輸『連接兩座海洋』……的口號,比《聖經》中的任何一條誡律都更加耀眼和神聖。」(第一部,第一章)但是,耀眼和神聖的大公司也存在著某些弱點。塔格特公司從懷俄明州到德州的里約諾特線已經老舊,鐵軌、隧道、大橋隨時都會出狀況,以致逐漸失去客戶,讓運牛奶起家的新公司(鳳凰-杜蘭戈)搶去了大部分的市場。自由市場的競爭法則:無關公司規模與歷史,生產效率決定了勝負。幸運地,負責公司營運的達格妮是個追逐利潤又幹練的企業家,她看到了問題,計畫翻新里約諾特線的軌道和大橋來加強化公司的競爭力。她勇敢採用新發明的里爾登合金,因其強度、耐久度、成本都勝過傳統鋼鐵。

 

但很不幸地,她那擔任公司總裁的哥哥詹姆斯卻是個缺乏果斷的利他主義者。他宣稱:「里爾登……已經夠大了。我們應該幫助更小的人們來發展。否則,我們只是在鼓勵壟斷。……自私的貪婪是過去才有的,現在公認的是社會的整體利益必須被放在任何一個企業裡頭。」(第一部,第一章)他打算將翻新里約諾特線的資金用於興建墨西哥境內的聖塞巴斯提蒂線--一項他認為可以幫助貧窮的墨西哥人民卻看不到利潤的投資。這違背了經濟原理法則的作為,不僅是塔格特公司走向失敗的開始,也是社會走向奴役的發端。

 

社會瀰漫著利他主義,連火車上的經濟學家也強調利他,更遑論詹姆斯了。蘭德利用里爾登的結婚周年慶宴會,以兩組對話為例說明利他主義的擴散。一位是哲學家普利切特博士,他在回答某位商人關於「機會平衡法」時說道:「……我贊成自由經濟。自由經濟離不開競爭,所以人們被迫去競爭。因此,我們必須要對人有所控制,確保他們的自由。」另一位是文學家尤班克,他對一群女士說道:「過去的文學……是一種淺薄的欺騙,為了取悅它所服務的金錢大亨們而對生活塗脂抹粉--道德、自由的意志、成就、幸福的結局,以及某種英雄人物。我們可以嘲笑所有這些東西。」(第一部,第六章)

 

在墨西哥政府將聖塞巴斯蒂安線收歸國有後,詹姆斯將投資失敗卸責給公司的經濟顧問。為了彌補損失,他策動國家鐵路聯盟提出「反狗咬狗條例」,企圖藉此法案消滅競爭對手。國家鐵路聯盟是個強制性公會,規定成員必須服從多數決通過的決策。反狗咬狗條例宣稱:鐵路的首要目的是公共服務,不是利潤;為了避免割喉式競爭,每個地區只能有一家公司經營,並由服務該地區最久的公司取得經營權。蘭德借用達格妮和鳳凰-杜蘭戈公司總裁丹康維的對話,表達她對企業家喪失捍衛生產道德與勇氣的憤怒:

 

「達格妮,現在整個世界的情況很糟,我不清楚到底哪裡出了毛病。……人們必須彼此依賴,找到出路,但除了大多數人,誰來決定走哪條路呢?……他們是對的,人必須團結在一起。」她氣得發抖……說:「如果他們當中剩下的人只是靠著毀掉我們才能生存,我們為什麼願意讓他們生存?自我奉獻式的犧牲永遠都說不通。……如果那樣是對的,我們最好現在就開始彼此屠殺吧!……」她突然明白…丹不再是一個有行動力的人了。……她坐在那裡看著他,實在搞不清是什麼能把這樣一種人擊垮了。但她知道,那不是詹姆斯(第一部,第四章)。

 

「那不是詹姆斯」,而是整個社會瀰漫的利他思想腐蝕了他的意志。

 

蘭德無法要求掠奪者停止對企業家進行心理戰,她難過的是企業家和創新者們無法讓自己的思想和他們的行動一致。他們勇於創新和開發市場,卻為何喪失捍衛生產道德和理性的勇氣?在《自私的美德》一書中,她說:「利他主義者和集體主義者正是希望人們無法認識到下列區別:交易者與掠奪者的區別,生產者與匈奴王的區別。」(頁225)在本書裡,她借用高爾特的話說:「人們一旦令自己的美德變得模糊不清,邪惡便擁有了絕對的力量;品德高尚的人一旦丟棄了他們不屈的信念,就會被卑鄙之徒所利用。這時,出現在你們眼前的就是一幅諂媚、無賴、兩面三刀的景象和一個自認為公正、不可退縮的邪惡。」(第三部,第七章)要認真地去對抗已經被毒化的社會,卻又是困難重重。丹失敗了,聰明又勤奮的里爾登也因猶豫而付出了慘痛的代價。充滿自信的達格妮也是一敗再敗。蘭德假借高爾特五十頁演說的最後,再度鼓勵她以及所有的企業家們:

 

「妳聽到了嗎?我的愛人。為了妳的美德,不要讓世界為無恥的邪惡做出犧牲。為了那些支撐著妳活下去的信念,不要被醜陋、怯懦、欺世盜名之徒的沒頭沒腦扭曲了妳對人的認識。不要丟掉妳的認識。正常的人挺胸抬頭、意志堅定、腳步永遠不會停止。不要在充滿了或許、還不一定、還沒有、一點也不的泥潭裡釋放妳可貴的熱情。」(第三部,第七章)

 

IV. 蘭德的哲學思想

 

認真區分交易與掠奪,認真區別對與錯。蘭德堅信:「一切事物都有兩面:一面是對,另一面是錯,但只要有居中的一面,就必定是邪惡。」(第三部,第七章)拒絕了邪惡,然後才能認真捍衛理性和道德。她在書後跋文中驕傲地寫到:「我是認真的。我一直遵循著此書中所表達的哲學來生活--它對我塑造的人物和我自己都同樣適用。」(〈作者後記〉)認真是對理性的信任,對生命的尊重,也是對自己的誠實。

 

蘭德的認真係受亞里斯多德影響。她說:「唯一令我在哲學方面受益的便是亞里斯多德,……他對邏輯定律和人類求知手段的定義實在是了不起的成就……我在《阿特拉斯聳聳肩》一書三部的三個標題,就是獻給他的禮物。」(〈作者後記〉)亞里斯多德的邏輯學是由矛盾律、排中律、同一律三部分所組成。這本小說也分成三部,第三部的「A即是A」就是同一律,前兩部亦跟隨矛盾律和排中律來發展。讀者細讀第一部,就會發現小說裡的人物都困擾於種種矛盾。這是人們生存在現實世界中的寫照,這寫照是真實的。人們必須面對這真實,但他還擁有另一個真實可以幫他去面對,就是擁有理性的真實。她認為這些真實的存在,是客觀的存在,是無法否認的。人必須認真地面對客觀存在的真實,才能存活,才能快樂。她稱她這套哲學為「客觀主義」(objectivism)。

 

客觀主義是蘭德自己取的名稱,它的涵義和我們日常語言所謂的「客觀」有所差異。物理上已經存在的事物自然是客觀的真實,但是邏輯上必然會發生的未來事物,也是客觀的真實。當達格妮走進荒廢的隧道,瞥見高爾特站在隧道口,她快步前走。蘭德如此寫下此時達格妮的心思:

 

「『你會跟我來的』--這既不是懇求,也不是祈求或命令,而是客觀的事實,它凝聚了她全部的理解和她一生的閱歷。『如果我們沒有改變,如果我們活著,如果世界還存在,如果你知道不能像其他人那樣錯過這一刻而任其隨波逐流的話,你就會跟我來。』『你會跟我來』--她感到一種喜悅的確定,它既不是希望,也不是信心,而是對於存在規律的徹底皈依。」(第三部,第五章)

 

高爾特還在洞口,達格妮如何能肯定他一定會追她而來?這不是一般戀人都有的期待嗎?不是也常落空的錯誤期待嗎?但蘭德認為「他會跟我來的」是「客觀的事實」,因為這不是期待,也不是預測,而是徹底地順著「存在規律」推演的邏輯結果。然而,這些邏輯和推演只能建立在她個人的理性和認知前提下,這種哲學類似於奧地利經濟學學派,但奧地利學派卻稱其哲學為「主觀主義」。也因此,奧地利經濟學派的米塞斯(L. Mises, 1881-1973)會認為蘭德的哲學和他極其接近,而兩人都是二十世紀自由主義的主要支柱--阿特拉斯神。

 

不管學術名詞吧!底下我綜述一下蘭德的學說。

 

除了認為人有理性而外部世界的存在獨立於人的意識外,她還主張人抉擇的基本判準是存在,因為生命體必須面對不斷的抉擇:活著或是死去。若死去,就不再是生命體,就不再有抉擇。因此,活著是價值的前提,是善惡的前提,而價值的前提是對誰有價值,因為是他自己在抉擇。「只有『生命』這個概念才能讓『價值』這個概念成為可能。」(《自私的美德》,頁28)換言之,我們無法從礦石或社會或國家等非生命體去定義價值。

 

事實就是事實,A就是A。只有選擇活著才能存在,因此,人為自己而活著就是道德,人自食其力是道德,人為自己謀求幸福是道德。人可以幫助他人,如果他覺得快樂的話;但是,如果這會犧牲自己或帶給自己不快樂,就是不道德。

 

「人要生存,除了去獲取知識,別無他法;而理性就是獲取知識的唯一途徑。……一個理性的過程就是一個不斷去選擇回答……真還是假?……對還是錯?……思考是人的唯一最根本的美德,其他的一切皆因它而生。人最根本的惡習,也即是人的眾惡之源,……便是頭腦空白、主動喪失人的意志、拒絕去思考。」(第三部,第七章)因此,沒有所謂的盲目,那是人拒絕去看;也沒有無知,那是人拒絕去瞭解。

 

「幸福是一種處在全然沒有矛盾的快樂之中的狀態……只有理性的人才可能得到幸福……只有在理性的行動中才會感到歡樂。……在理性的人們中間,沒有人受到傷害、不存在利益衝突、不想去白拿白占、不會萌生吃掉對方的貪念、不會犧牲自己、也不會犧牲他人。……代表著對人類表示敬重的道德象徵是商人……依據價值而非掠奪去生活……一切都是他自己掙來的。」(第三部,第七章)「他們不會任創意流於空想,而是要讓它們成為現實。他們讓想法變成實在的物質,讓價值得以實現--他們創造了鋼鐵、鐵路和幸福。」(第三部,第三章)

 

V. 蘭德是誰?

 

世人習於道聽途說、習於見字猜意,聽到「利己」就掩住耳朵遠離,看到「利他」就展開雙臂擁抱,難怪這世上有層出不窮的詐欺和誘拐。誠如蘭德所說,世人懶得去發現,拒絕去瞭解,直覺就認定個人主義就是沒有社會主義好、資本主義社會比不上福利國家。就個人言,這些直覺是可以理解的,畢竟生存是困難的,人生是孤單的。在鄉村,這些直覺也可以理解,畢竟生老病死、天災蟲害都需要左鄰右舍相互支援、共渡難關。即使進入工業時代,我們仍期待著社區的互助、國家的協助。但是,如果仔細觀察我們生活所消費的物品,有多少不是從與陌生人的交易中取得的?我們認識那些生活在中國、印度、伊拉克、挪威的生產者嗎?我們對他們的關懷有多少比例只不過是口惠而已?只有自利才可能擴大交易範圍,如果利他,則交易範圍會縮小。交易範圍愈大,愈能深化分工和專業化。

 

直到有一天,突然發現公司的訂單少了,警覺到自己的報價高過中國大陸的廠商,品質又趕不上日本產品,於是,右罵德國買主只知錙銖必較而不顧多年交情,左批美國消費者只顧高品質消費而缺乏幫助小國經濟發展的道德;而這些指責,正是假借利他之名而行掠奪之實的態度。

 

這些日子,全球景氣衰退,失業工人多了,社會治安也開始惡化。突然間,長期以來被謾罵的「消費主義」,竟成了各國政府的救世祕方;而那些「自私自利又沒有道德」的企業家,卻被看成聞聲救苦觀世音菩薩的千萬化身。一些高知名度的經濟學者也忙著解釋道:「緊急救難要有不同於平日的觀念,開刀也必須使用嗎啡。」是不是毒藥已無所謂,這個世界的道德已淪落至:有用則珍惜,無用則攻擊的權衡計算;政府政策隨狀況搖擺,並非依理性與規則行事,而人民賦予政府裁奪之權,不僅導致強制,也常是獨裁的起源。這是什麼樣的道德?什麼樣的秩序?「約翰.高爾特是誰?」蘭德又是誰?

 

寫了一長篇,還沒機會簡介這小說的作者艾茵.蘭德。在這網路發達的時代,我建議讀者直接上網去查。不論輸入中文或英文,都能搜尋到甚多的相關網頁,從她的生平、著作、粉絲到八卦,除了讚美,也充斥著許多膚淺和錯誤的陳述。底下,我僅以簡單的年譜來介紹蘭德:

 

1905年 生於俄國聖彼得堡;

1917年 十二歲,俄國革命;

1924年 大學畢業;

1926年 抵達美國,就沒再回蘇聯;

1929年 與演員法蘭克.歐康諾(Frank O'Connor)結婚;

1937年 和俄國家人聯繫中斷,俄國史達林時代;

1940年 幫總統候選人溫德爾.威爾基(Wendell Wilkie)助選;

1943年 出版《源泉》一舉成名,回好萊塢工作;

1944年 開始構思《阿特拉斯聳聳肩》;

1947年 為俄國第二次紅色恐怖到眾議院作證;

1940-1950年間在亨利.黑茲利特(Henry Hazlitt)的介紹下認識米塞斯;

1951年 搬家到紐約市;

1957年 出版《阿特拉斯聳聳肩》,蘇聯發射首顆人造衛星;

1960年 開始大學巡迴演講;

1964年 出版《自私的美德》;

1966年 出版論文集《資本主義:未知的理想》;

1960-1970年間發展她的客觀主義;

1974年 因肺癌開刀;

1982年 因心臟衰竭病逝。

 

最後,我們看看蘭德自己怎麼闡釋本書怪異的書名:

 

「里爾登先生,」法蘭西斯可的聲音鄭重而平靜,「假如你看到阿特拉斯神用肩膀扛起了地球,假如你看到他站立著,胸前淌著鮮血,膝蓋正在彎曲,雙臂顫抖,但還在竭盡最後的氣力高舉著地球,他越努力,地球就越沉重地向他的肩膀壓下來--你會告訴他怎麼辦?」
 

「我……不知道。他……能怎麼樣?你會告訴他什麼?」
 

「聳聳肩。」(第二部,第三章)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太陽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